日一级片_久草视频首页_一级毛片在线播放_欧美国产精品_日韩欧美在线视频_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農業儀器網:中國自動化農業儀器信息交流平臺

儀器網
首頁 >> 土壤檢測儀>>土壤氮磷鉀分析儀測量甘肅土壤養分含量變化實驗

土壤氮磷鉀分析儀測量甘肅土壤養分含量變化實驗

作者: 623 2023-07-24

甘肅省位于我國西北部,居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及內蒙古高原交匯處,從東南至西北長1655km,南北最窄處25km。介于東徑92°13′ ~108°46′、北緯32°31′~42°7′之間。全省土地面積45. 4萬km2,占全國土地面積的4. 73%,居全國省區第七位。1989年全省普查資源匯總凈耕地面積為 506. 2萬hm2。省境內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多為1000~3000m。地貌類型復雜,地域差異性大,土地資源豐富。氣候多樣,從隴南河谷的亞熱帶或隴南 北部的暖溫帶,再到隴東、隴中及河西北部的溫帶,直到河西的暖溫帶,呈現出西北部為內陸氣候,屬干旱和半干旱區;東南部為季風氣候,屬濕潤、半濕潤和半干 旱區;西南部因地勢高聳,氣候寒冷,屬高寒陰濕區。省境內的緯度和垂直地帶性均較明顯,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促溫熱。雨熱同季,多集中在7、 8、9三個月,年降雨量38~860mm,年均氣溫4~14℃,年均日照在170O~3300小時,無霜期一般為180~24O天。生物氣候條件及土壤風 化發育程度具有我國南北的過渡特征,且成土母質類型及土壤類型多樣。近年來,隨著“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及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農作物的產量和氮、 磷、鉀化肥用量的大幅度提高,作物從土壤中攜出的養分量呈現逐年增加,而以農家肥、綠肥、秸稈還田等形式歸還的養分循環不容樂觀,施肥量及施肥技術的不平 衡,導致了土壤養分的或盈或虧的變化。因此,使用對我國西北土壤養分狀況進行評價,以便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采取有效的施肥技術措施和管理方法,保證農業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本文主要介紹了試用對甘肅省土壤氮磷鉀養分變化進行分析,探討了土壤養分變化的原因,為今后土壤肥力的綜合評價和科學施肥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土壤養分監測調查

1998年甘肅省農業區劃辦公室共采集5064個土樣,分別來自全省的12個地州市的33個監測網點縣的農田耕層土壤(0~500px)。所采集的土壤類型 包括了甘肅省主要耕地的土壤所屬土類,性質各異,代表性較廣。

1.2 測定分析項目

采用與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時相同的化驗分析方法。即:土壤全氮用半微量凱氏定氮法;土壤全磷用堿熔—鉬銻抗比色法;土壤全鉀用堿熔—火焰光度法;土 壤堿解氮用堿解擴散法;土壤速效磷用Olsen法;土壤速效鉀用乙酸銨提取—火焰光度法。

2 結果與討論

2.1 土壤氮、磷、鉀養分的動態變化

土壤養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組成,作物高產穩產的基礎條件。在水、熱、氣等條件協調適宜的前提下,土壤養分含量和供應狀況直接影響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高低。土壤養分狀況也是合理施肥的直接依據。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表明,甘肅省土壤養分狀況可以概括為缺氮、少磷、鉀豐富。經過近15年的土壤耕作演替,土壤養分 情況發生了變化,對全省5064個耕層監測土樣化驗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平均含量0. 92g kg-1,較1983年時的0.80gkg-1增加0.12gkg-1,增幅15%。土壤全磷平均含量為0. 74g kg-1,低于土壤全磷含量在磷素供應上的0. 8~1. 07g kg-1的界限值下限,比1983年時0. 70g kg-1僅提高0. 04g kg-1,變化不明顯。但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11.19mg kg-1較1983年時的7. 36mg kg-1提高3. 83mg kg-1,增幅達52. 0%。土壤鉀素中全鉀、速效鉀平均含量為21. 77g kg-1,195·14mg kg-1,較1983年時19. 55g kg-1和189·50mg kg-1略有增加2. 22g kg-1, 5. 62mg kg-1。根據全國土壤養分指標分級標準統計(表1),甘肅省耕地土壤養分:土壤全氮主要集中于Ⅳ、ⅴ級以下,約占總監測樣的72. 3%,土壤堿解氮平均含量為67·09mg kg-1。土壤速效磷主要集中在Ⅲ、Ⅳ、ⅴ級,約占82·28%,Ⅳ級以下缺少、極缺少磷的土樣占到59·03%。土壤速效鉀主要集中在Ⅰ、Ⅱ、Ⅲ級,占 到90·47%。Ⅳ級以下缺少、極缺少鉀的樣本約占到10%。由此可見,缺氮、少磷面積仍然很大,氮、磷肥施用不平衡的問題是關鍵,土壤缺鉀已有所顯現。

土壤養分的豐缺程度及其分布狀況除與土壤成土母質及礦物類型、數量有關外,與土壤所處的地理位置、土壤熟化程度、土壤質地及耕作栽培利用方式、培肥程度等 因素有著密切關系。從全省來看,土壤全氮總的分布特征具有南東高,西北低的變化趨勢;土壤全磷具有西北高,東南低的傾向。土壤鉀素則呈現出西北、東部高, 南部低的變化。上述變化分布也包含了不同土壤類型及耕地類型氮磷鉀養分含量的變化特征。

2. 1. 1 土壤氮素變化 

土壤氮素由有機態氮和無機態氮組成。在土壤表層中,有機態氮占土壤全氮的90%左右,隨著土層深度的加深,這一比率迅速降低。

一般情況下,在施肥中采用土壤全氮和堿解氮作為土壤供氮能力與水平評估指標[2]。據5064個耕層土樣監測分析,全氮平均含量0. 92g kg-1±0. 51g kg-1,變幅在0·09~11. 14g kg-1之間,居全國分級標準的I級,由此可見,耕地土壤氮素比較缺乏,且各地間差異較大。土壤堿解氮平均含量為67. 09mg kg-1,變幅9·00~366. 00mg kg-1,含量在100mg kg-1以上的占6·06%;在50~100mg kg-1之間的占到78. 79%;在50mg kg-1以下的占到15. 15%。若以堿解氮在50mg kg-1以上即為供應能力中等的標準衡量,全省耕地在短期內供氮能力適中。

按地貌、土壤、氣候等因素條件,大致將甘肅省分為四個地理區域類型,四個類型區土壤全氮的含量與分布特點:隴南、河西區較高,大于全省0. 92g kg-1平均值,隴東和隴中區小于全省平均值。
河西區:系指黃河以西地區,包括酒泉、張掖、武威、嘉峪關、金昌5地市和白銀市的景泰縣。土壤全氮 含量平均為0. 97g kg-1,變幅6. 60~0. 09g kg-1(n=1793),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天祝、山丹縣最高,分別為1. 96g kg-1、1. 20g kg-1,敦煌市、民勤縣最低,分別為0. 64g kg-1、0. 62g kg-1,張掖、武威、酒泉等各縣在0. 71~.l 04g kg-1之間。從分級上看,主要集中于Ⅲ、Ⅳ、V級,分別占23. 57%、31. 75%、29. 28%。比1983年時的普查結果,Ⅰ、Ⅱ級和VI級分別下降4. 75%, 8. 65%,Ⅲ級和Ⅳ、Ⅴ級分別提高7. 51%和5. 89%。

隴中區:包括定西、蘭州、白銀(除景泰縣)、臨夏州、平涼地區的靜寧、莊浪二縣。平均含量0·86g kg-1,變幅在3. 57~0. 21g kg-1(n=1337),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以渭源縣含量最高1. 21g kg-1,隴西縣最低0. 76g kg-1,定西、榆中、靜寧等縣0. 81~0. 89g kg-1。從分級上看,主要集中于Ⅲ、Ⅳ、Ⅴ級,分別占21. 69%, 30. 29%, 34. 55%。與1983年的普查結果相比,有所下降,但不明顯。

隴東區:系指隴山以東的黃土高原區,包括平涼(除靜寧、莊浪)、慶陽二地區和天水市的秦安、武山、甘谷、清水、張家川縣。平均含量0. 88g kg-1,變幅11·14~0. 16g kg-1(n=1310),以張家川、武山縣含量最高,分別為1. 09g kg-1, 1. 08g kg-1,慶陽縣最低0·68 g kg-1。從分級上,主要集中于Ⅳ、Ⅴ級,分別占38·09%,37. 33%。與1983年的普查結果相比,Ⅲ、Ⅳ級由26. 94%提高到了49. 14%。

隴南區:包括隴南地區各縣,甘南州的舟曲、迭部、臨潭、卓尼、夏河和天水市的秦城區、北道區。平均含量1.34 g kg-1地,變幅7. 83~0. 10g kg-1(n=624),位居全省第一位。以迭部縣最高,北道區居低為0. 79g kg-1,其余各縣0.87~.l 32g kg-1之間。從分級上,主要集中于Ⅲ、Ⅳ、V級,分別25. 00%, 31. 09%, 21. 31%,但Ⅰ、Ⅱ級相對其它區域較多,分別為9. 13%和9. 94%。與1983年土壤普查結果相比,仍以隴南最高,Ⅲ級以上的由原來的24.65%上升為63. 55%,提高38. 9個百分點,增幅達156%,年均遞增率9.9%。

2.1.2 土壤磷素變化 

磷素是作物重要的養分,它直接參與植物體中氨基酸、蛋白質、脂肪類合成與轉化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也是磷脂類和核蛋白的重要成分。土壤磷素含量高低一定程度反映了土壤中磷素的貯量和供應能力。土壤全磷的多少,取決于成土母質,農耕地土壤全磷量多少與施用磷肥有一定關系,但沒有相關性。因此,土壤速效磷作 為土壤磷素養分供應水平的指標[3]。據全省5064個耕層監測土樣分析,全省土壤全磷平均含量0. 74g kg-1±0. 23g kg-1,變幅0. 05~7.20g kg-1,低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時確定的土壤全磷含量在磷素供應上的0. 8~1. 07g kg-1的下限,說明全省農田耕層土壤磷素不足,施用磷肥增產潛力很大。從區域劃分來看,隴中區較高0. 80g kg-1,河西區為0. 70g kg-1,隴南、隴東地區最低均為0.63g kg-1。全省耕層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11. 19mg kg-1±10. 17mg kg-1,變幅在1.00~188.70mg kg-1,居全國分級標準的Ⅲ級偏下水平。較第二次土壤普查時的7. 36mg kg-1,提高3·83mg kg-1,增幅達52.00%。由此反映了近年來磷肥的倍受重視,推廣配方施肥,重施磷肥取得的成效。但各地間由于受土壤質地、土壤類型、氣候條件、作物 種類、耕作方式等不同差異表現很大。

在四大區域中,河西區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最高,平均為12. 70mg kg-1,變幅188. 70~1. 00mg kg-1(n=1793),比全省均值高1. 5mg kg-1,比1983年的7·36mg kg-1,增加5. 34mgkg-1,增幅71. 85%,以天祝縣、高臺縣最高,分別為22. 8mg kg-1, 19. 75mg kg-1,古浪縣最低, 7. 57mg kg-1,張掖、酒泉、敦煌等各縣在10. 11~15. 20mg kg-1之間。從分級上看,主要集中在Ⅲ、Ⅳ級,其次為Ⅱ、Ⅴ級,分別占33. 69%, 33·10%,12. 49%, 12. 32%,比較1983年時普查結果,僅Ⅲ級以上的就由19. 29%提高到了48. 49%,基本反映了磷素豐缺各占二分之一。

隴中區: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最低,為10. 01mg kg-1,變幅107. 90~1. 00mg kg-1(n=1337),較1983年時增加2. 48mg kg-1,增幅32. 94%,是各區域中增幅最低的,以靜寧、隴西縣最高,分別為14. 83mg kg-1, 14. 04mg kg-1,渭源、永靖最低,分別為6. 56mg kg-1, 6. 95mg kg-1,其余各縣均在7. 94~11. 40mg kg-1范圍之內。從分級上看,主要集中在Ⅲ、Ⅳ、Ⅴ級,分別占26. 24%, 37. 81%, 20. 84%,較1983年土壤普查時結果,變化不大。

隴東區: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10. 89mg kg-1,變幅70. 40~1. 60mg kg-1(n=1310),較1983年時增加4. 91mg kg-1,增幅82. 11%,增幅最大。以西峰市最高14. 28mg kg-1,合水縣最低6. 87mg kg-1,其余各縣在12. 56~13. 06mg kg-1之間。從分級上看.主要集中在Ⅲ、Ⅳ、Ⅴ級,分別為39. 90%, 35. 65%, 13. 07%。較1983年土壤速效磷含量在Ⅲ級以上的提高到42. 9%,是二普時4. 30%的10倍,變化巨大。

隴南區: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 10. 21mg kg-1,變幅153. 60~1. 30mg kg-1(n=624),較1983年時增加4. 0mgkg-1,增幅64. 41%。以徽縣、北道區較高.分別為12. 17mg kg-1, 10. 53mg kg-1,成縣最低6. 7mg kg-1。其余各縣均在8. 50~10. 20mg kg-1之間。按照分級標準,主在集中在Ⅲ、Ⅳ、Ⅴ級,分別占13·36%, 29. 96%, 38. 87%,較1983年土壤普查結果相比,土壤速效磷在Ⅳ級以下的占到72. 44%,雖有所下降,但仍說明隴南地區磷肥投入不足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2. 1. 3 土壤鉀素變化 

鉀是植物重要的營養元素。

土壤供鉀能力與土壤全鉀含量密切相關[4, 5]。因此,了解土壤全鉀含量狀況,對合理施用鉀肥有重要的意義。從植物營養的觀點來看,土壤中鉀素分為三個部分:①土壤難溶鉀,②土壤緩效鉀,③土壤速 效鉀,后兩者之間存在著可逆的動態平衡。一般情況下,土壤全鉀含量和速效鉀含量作為土壤供鉀的豐缺指標。據5064個耕層土樣統計分析,全省耕地土壤全鉀 含量在7. 50~130. 00g kg-1±5. 50g kg-1,平均含量為21. 77g kg-1,各監測樣點所在縣的土壤全鉀量在18. 78~33·24g kg-1之間,分布在全國土壤養分含量分級標準的Ⅲ級以上,屬適中區,全鉀含量均衡。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195. 14mg kg-1,變幅35. 00 ~ 1198. 00mg kg-1。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分布在全國土壤養分分級標準的Ⅱ級,屬富鉀地區。但各地縣之間由于氣候、土壤、耕作制度等條件不同,測試值之間差異較大。

土壤鉀素的豐缺程度及其分布狀況除與土壤本身含鉀礦物類型及數量有關外,與土壤所處的地理位置、土壤母質、土壤發育程度、土壤質地及利用方式、培肥程度等 因素有密切關系。從全省分區來看,河西、隴中、隴東、隴南四個區域的土壤全鉀含量均在20g kg-1以上。土壤速效鉀差異較大,全省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為195. 14mg kg-1,比1983年時189. 50mg kg-1,增加5. 62mg kg-1,略有增加。據全國土壤養分分級標準,全省土壤速效鉀各級別變化:土壤速效鉀含量>200mg kg-1的Ⅰ級耕地由1983年土壤時的33. 29%上升為36. 60%,增加3. 31個百分點; 150~200mg kg-1的Ⅱ級耕地由30. 22%下降為26. 09%,減少4. 13個百分點; 100~150mg kg-1的Ⅲ級耕地28. 86%下降為27. 78%,減少1. 08個百分點; 50~100mg kg-1的IV級耕地由6. 90%上升為9. 19%,增加2. 29個百分點;≤50mg kg-1以下的V、VI級耕地由1.17%下降為0·35%,減少0. 82個百分點。IV級以下耕地由原來的7. 63%上升為9. 53%,增加了1. 90個百分點,說明鉀素缺乏的耕地面積存在潛在上升趨勢。四個分區中土壤速效鉀變化:

河西區: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211. 88mg kg-1,變幅1000. 00~43. 00mg kg-1(n=1793),較1983年增加27. 27mg kg-1,升幅達到14. 70%。以天祝、高臺縣最高,分別為348. 48mg kg-1, 279. 86mg kg-1;酒泉市最低151. 52mg kg-1。其余各縣均在190. 56 ~271·63mg kg-1范圍。參照分級標準,主要分布在Ⅰ、Ⅱ、Ⅲ級,分別占44. 46%, 27. 56%, 21. 31%。

隴中區: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182. 96mg kg-1,變幅1198. 00~56. 00mg kg-1(n=1337),較1983年土壤普查時,下降16. 64mg kg-1,變幅為8. 34%。以定西縣最高339. 48mgkg-1,清水縣最低140. 07mgkg-1,其余各縣在152. 76~205. 69mg kg-1范圍,主要集中在Ⅰ、Ⅱ、Ⅲ級分別占30. 25%, 26. 40%, 34. 60%, IV級僅占8. 75%。

隴東區: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203. 72mg kg-1,變幅731. 00~54. 00mg kg-1(n=1310),較1983年土壤普查時,上升19. 62mg kg-1,升幅為10. 66%。以靈臺縣最高219. 45mgkg-1,合水縣最低166. 63mgkg-1,其余各縣在210. 00~218. 55mg kg-1范圍,主要集中在Ⅰ、Ⅱ、Ⅲ級,分別占43. 63%, 27. 67%, 23. 26%。

隴南區: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最低為122. 05mg kg-1,變幅887. 0~35. 00mg kg-1(n=624),比全省均值低73. 09mg kg-1,這可能與隴南地區降雨量大,淋溶作用較強,鉀素“只出不入”有關。較1983年土壤普查時,下降12. 55mg kg-1,降幅9. 32%。以迭部縣最高282. 12mgkg-1,康縣最低104. 30mgkg-1,其余各縣均在105. 70~198. 04mg kg-1范圍,主要集中分布在Ⅲ、Ⅳ級,分別占26. 32%, 45. 34%;Ⅰ、Ⅱ級僅分別占8. 91%和12. 96%。

2.2 主要耕種土類及耕地類型氮磷鉀含量特征

2. 2. 1 土壤氮素 

甘肅省共有37個土類,其中耕作土壤主要有黃綿土、黑壚土、灌漠土、灰鈣土、褐土、栗鈣土、紅粘土、灌淤土、潮土、灰褐土等[1]。這些主要土類的氮素狀況直接影響著全省的農業生產。在監測的24個土類中,土壤全氮含量仍以草甸沼澤土、黑鈣土和黑土為最高,分別為1. 92g kg-1, 1. 91g kg-1和1·79g kg-1;而以鹽土、風沙土、灰漠土為最低,分別僅為0. 47g kg-1, 0. 65g kg-1和0. 65g kg-1;有11個土類土壤全氮含量在1. 0g kg-1以上。9種主要耕種土類的全氮含量依次為(表2):栗鈣土1. 49g kg-1,褐土1·37g kg-1,灰褐土1. 28g kg-1,灌漠土0. 97g kg-1,紅粘土0. 97g kg-1,潮土0. 94g kg-1,黑壚土0. 91g kg-1,黃綿土0. 76g kg-1,灌淤土0. 74g kg-1。其中有7個土類的土壤在全國分級標準的IV級以下。9種耕種土壤堿解氮平均含量為56. 54~97. 47mg kg-1以上,表明短期內土壤供氮能力適中。

各耕地類型的全氮平均含量依次為:旱溝壩地1·24g kg-1,灌溉水田1. 23g kg-1,旱砂地1. 16g kg-1,草地1. 16g kg-1,旱川地1. 00g kg-1,塬旱地0. 99g kg-1,坡旱地0. 97g kg-1,水梯田0. 89g kg-1,旱梯田0. 87 g kg-1,其它水澆地0. 85g kg-1。堿解氮平均含量在63·0mg kg-1~ 124mg kg-1之間,均高于50mg kg-1,說明各種耕地類型短期內供氮能力較好。

2. 2. 2 土壤磷素 

不同土類土壤速效磷含量表現差異較大。在監測的24類土壤中土壤速效磷含量在4·61(黃棕壤)~18. 34(新積土)mg kg-1之間,其中有16個土類的速效磷含量高于10. 0mg kg-1,占66. 7%。耕種土壤前7位的土類速效磷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表2):潮土15. 82mg kg-1,栗鈣土15·15mg kg-1,灌漠土14.03mg kg-1,黑壚土9. 97mg kg-1,灰褐土9. 93mg kg-1,紅粘土9. 84mg kg-1,褐土9·01mg kg-1。排列在前三位的土類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區,而最后一位的褐土則主要分布于隴南地區。

按耕地類型看, 10種耕地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依次為:灌溉水田46. 93 mg kg-1、0. 67g kg-1,菜地43. 30mg kg-1、1. 27g kg-1,水梯田14. 49mg kg-1、0·81g kg-1,其它水澆地13. 34g kg-1、0. 70g kg-1,旱地梯田11. 23mg kg-1、0. 75g kg-1,旱溝壩地11. 07mg kg-1、0. 78g kg-1,旱川地10. 61 mg kg-1、0. 73g kg-1,山坡旱地9. 86mg kg-1、0. 72g kg-1,塬旱地8·49mg kg-1、0. 69g kg-1,旱砂地7. 79 mg kg-1、0·76g kg-1。由此可知,旱地土壤速效磷含量普遍低于水澆地,說明旱地尤其是山旱地的磷肥施用量仍然很少。10類耕地中,速效磷含量差距較大,第1位是第10 位的6·0倍。比較突出地反映了甘肅省農村經濟條件的不平衡性,也反映了該省相當部分地區對磷肥在農業生產中投入不足等問題。2. 2. 3 土壤鉀素 在全省監測的24個土類中,土壤速效鉀含量以沼澤土和黑鈣土為最高,分別是333mg kg-1和307. 7mg kg-1,黃棕壤最低僅為78. 23mg kg-1,其余土類大多在150mg kg-1以上。10類主要耕種土類的速效鉀含量在163. 79~268. 86mg kg-1之間,均在全國養分分級級別的Ⅱ級以上。其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為(表2):栗鈣土268. 86mg kg-1,潮土240. 14 mg kg-1,灌漠土214. 04mg kg-1,灌淤土205·17 mg kg-1,紅粘土199. 23mg kg-1,灰鈣土198·83 mg kg-1,黑壚土188. 13mg kg-1,黃綿土186·61 mg kg-1,褐土164·85mg kg-1,灰褐土163·79mg kg-1,排在前三位的依然主要是分布于河西地區的土類。按耕地類型劃分, 10類耕地全鉀含量均在20g kg-1以上,速效鉀含量在160. 50 ~315. 00mg kg-1之間。依次為:菜地315 mg kg-1,灌溉水田263·33 mg kg-1,旱溝壩地234·89 mg kg-1,旱砂地220. 62mg kg-1,其它水澆地210·70 mg kg-1,旱川地209. 51mg kg-1,旱梯田184·07 mg kg-1,山坡旱地180. 78mg kg-1,塬旱地180·30mg kg-1,水梯田160·50mg kg-1。

3 結 論

3.1 甘肅省農田土壤氮素含量顯著提高。

自1983年以來,氮素化肥用量逐年遞增,有機肥投入增加,使土壤全氮大幅度提高,為今后農作物產量的增加奠定了基礎。1998年耕層土壤監測土壤全氮平 均含量0. 92g kg-1,較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0.80g kg-1增加0.12g kg-1,增幅15%;土壤堿解氮平均含量67.09mg kg-1,若以堿解氮在50mg kg-1以上為供氮能力中等的標準衡量,全省耕地在短期內供氮能力適中。從土壤全氮含量與分布特點看,隴南較高1.34g kg-1,河西0.97g kg-1,大于全省平均值;隴東、隴中兩個區域分別小于全省平均值,分別為0·86g kg-1,0.88g kg-1。從分級上看,所占比例等級百分數均呈上升趨勢

3.2 土壤速效磷含量在近15年來大幅度提高。

1998年耕層土壤全磷平均含量0.74g kg-1,低于土壤全磷含量在磷素供應上的0.8~1.07g kg-1的界限值下限,比1983年時0.70g kg-1僅提高0.04g kg-1。但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11.19mg kg-1,較1983年時提高3.83mg kg-1,增幅達52. 0%。從區域劃分看,土壤速效磷河西最高平均12·70mg kg-1,隴中最低10·01mg kg-1,隴東、隴南分別為10·89mgkg-1,10.21mgkg-1;較1983年結果增幅分別為71.85%,32.94%,82.11%和 64.41%。從分級水平看,各級比例除隴南外均得到提高。分析其原因是二十世紀80年代推廣“配方施肥,重施磷肥”的結果。

3.3 全省總體評價土壤鉀素含量略有上升,局部下降明顯。

1998年土壤全鉀、速效鉀平均含量為21.77 g kg-1,195. 14mg kg-1,較1983年僅增加2. 22g kg-1, 5. 62mg kg-1;從分級上看,土壤速效鉀較1983年結果Ⅰ、Ⅳ級分別增加3. 31%, 2. 29%,Ⅱ、Ⅲ、Ⅴ+Ⅵ級分別下降4·13%,1·08%,0.35%。四個分區中,河西、隴東土壤速效鉀含量分別為211.88mg kg-1,203.72mg kg-1,較1983年時增加27.27mg kg-1, 19. 62mg kg-1;隴中、隴南分別為182. 96mg kg-1, 122. 05mg kg-1,較1983年時下降16. 64mg kg-1,12·55mg kg-1。隨著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的增加,土壤鉀素的消耗會擴大,攜出量大于投入量。鉀肥施用的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否則可能會成為影響作物產量和農產品品質的限制因素。

3.4 主要耕種土類及耕地類型氮、磷、鉀含量差異較大。

9種主要耕種土類全氮含量栗鈣土(1.49 g kg-1) >褐土>灰褐土>灌漠土>紅粘土>潮土>黑壚土>黃綿土>灌淤土(0. 74g kg-1),土壤堿解氮平均含量56. 54~97. 47mg kg-1;各耕地類型全氮平均含量旱地高于水澆地,土壤堿解氮平均水平在63.0~124mg kg-1之間。7種主要耕種土類速效磷含量潮土(15.47mg kg-1)>栗鈣土>灌漠土>黑壚土>灰褐土>紅粘土>褐土(9.01mg kg-1);10種耕地土壤速效磷含量旱地普遍低于水澆地6.0倍。10種耕種土類速效鉀含量排列順序:栗鈣土(268·86mg kg-1)>潮土>灌漠土>灌淤土>紅粘土>灰鈣土>黑壚土>黃綿土>褐土>灰褐土 (163.79mg kg-1);土壤速效鉀以菜地、灌溉水地居高,以旱塬地、水梯田居低。


返回:土壤檢測儀

相關閱讀

點擊排行
百度公益
猜您喜歡
熱門話題
  • 農藥殘留檢測儀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農業生產中使用農藥不可避免地會導致蔬菜和水果中的農藥殘留,但事實上,農藥殘留并不意味著農藥超標。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低于標準是安全的,可以安全食用。為了控制蔬菜、水果中的農藥殘留不超標,需要使用農藥殘留檢測儀加強農藥殘留檢測,通過擴大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范圍,提高農藥殘留檢測水平,嚴格

  • 智能病害監測系統在植保防災減災中充分發揮了保護作用

    作物生產最害怕的是各種病蟲害,病蟲害防治的關鍵在于監測和預警。雖然近年來,隨著各種病蟲害監測儀器的應用,病蟲害監測和預警技術得到了顯著提高,作物生產中病蟲害的發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由于這些儀器設備的實時性不高,病蟲害造成的作物生產損失仍然難以避免。因此,為了有效地

  • 溫室管家在智慧農業中的作用

    我們知道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智能農業,即自動化、智能生產模式發展現代農業,實現現代農業的大規模發展,在這個階段,智能農業的目標尚未完成,但為了反映智能農業的逐步發展,在溫室生產中,代表性農業儀器是溫室管家,溫室管家已成為許多地區溫室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是農民的好幫手。 

  • 植物呼吸測定儀的測定原理是什么?

    植物呼吸測定儀的測定原理是什么?可以說,任何物體都會代謝,換句話說,代謝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呼吸是植物代謝最重要的過程。通常,植物呼吸會影響植物的生命活動,與作物栽培、育種和種子、水果和蔬菜、根、塊莖的儲存和切花保存密切相關。因此,植物的根、莖、葉、果、種子和整個植物的呼吸或

  • 農業儀器為農業科研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在我國農業快速發展的背后,是無數的農業研究機構,在農業生物資源評價、保護、利用和動植物新品種、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研究和重大動植物病蟲害防治、企業研究實驗室和農業研究單位的幫助下,不斷探索研究分析,為農業發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持,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 近

標簽云
儀器百科網行業優秀網站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 日本狠狠干 | 亚洲色域网 |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99 | 在线观看成人 |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加勒比色|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一级毛片一|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1av免费 | 久热草视频 | 黑丝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成人在线播放网站 | 欧美三级a |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三级 | 欧美a在线 |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 秋霞久久国产精品电影院 | 久久色播| 九九精品免费 | xx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网在线综合视频 | 亚洲综合电影 | 性 毛片 |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 噜噜色网| 国内久久久久影院精品 | 欧美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999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无码AA片免费看 | 色人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