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傳統的農業大市,是省優質糧棉油和優質水產基地。年以來,我們搶抓被列為全國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試點縣市機遇,強化組 織領導和宣傳培訓,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形成了政府主導、 多方參與、上下聯動、創優爭先的良好態勢。農民盲目施肥、偏施氮肥的傳統習慣基本轉變,按卡施肥、按方施肥的科學方式全面 推廣,施肥結構更加合理。五年來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2297萬畝,覆蓋198個村,涉及102萬農戶,推廣施用配方肥39萬噸, 比過去常規用肥減少1129噸,增加農作物產量38萬噸,節本增效 8965萬元。主要作法是一、加強測土采樣,積累技術成果按照測土施肥項目實施方案,認真做好測土采樣基礎工作。根據地形地貌、土
2、壤類型、耕作制度和灌溉條件的差異,利用土壤圖、土地 利用現狀圖和行政區劃圖三圖疊加,合理確定采樣單元,廣泛開展土 樣采集測試。五年測土采樣8942個,化驗分析7萬多次,發放配方施肥通知單29萬份。通過大量的土樣分析測試、農戶調查和田間試驗,我們摸清了全市土壤肥力狀況,完成了耕地地力調查與 質量評價,提出了主要作物施肥配方204個,為提高農業生產能力、 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科學依據。二、抓好試驗示范,增強帶動效應一是規范試驗操作。準確把握主要土壤類型,按照肥力髙、中、低分別設置試驗田、示范田、對比田,實行三田配套,做到試驗 到點、示范到戶、責任到人。堅持統一主推作物品種、統一精量播種、統一基本苗、
3、統一秤肥下田、統一田間管理、統一記載標準、 統一收獲計產、統一分析化驗,促進了糧食增產和農業節本增效。 鎮桑樹河村村民曾祥華曾向溫總理提出測土配方施肥建議,是我市試 驗操作服務對象。 通過規范測土配方施肥,年曾祥華種植的水 稻畝平增產55公斤,油菜畝平增產18公斤,節省肥料投入10,全 年種植業增收3000多元。 二是規范示范區建設。 按照市 有萬畝片、鎮有千畝方、村有示范戶的要求,創建標志示范區,用看 得見、摸得著、最直接、最客觀的形式,展示測土配方施肥效果,并 在農業生產關鍵季節組織農民現場觀摩。 為了增強示范帶動效 應,我市將測土配方施肥作為科技入戶工程的第一技術,安排100多 名農技人
4、員,每人承包25個種植大戶和科技示范戶,負責測土配方 施肥技術、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服務。 全市興辦村級千畝測土 配方施肥綜合樣板18個,萬畝示范樣板6個,五年興辦示范樣板92 萬畝。 三是規范數據管理。 詳細掌握土壤供肥性能、需肥 規律和肥料效應,不斷完善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庫,開發全市施肥決策 系統,并將復雜的土壤養分豐缺指標、施肥指標簡化為施肥推薦表、 施肥建議卡。 同時,開通農信通短信平臺,向農民發送測土配 方施肥技術、病蟲防治等實用信息,接受群眾電話咨詢,解難答疑。 通過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及時為農民提供了品質優良、配方科 學、價格合理的配方肥料。 三、創新推廣模式,構建長效機制 著力
5、構建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的長效機制,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是我們工 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我市在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定 點企業提供配方肥產品的基礎上,堅持技術引路、產品跟進,不斷創 新服務模式,擴大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 一是結合配方肥應用,創新五個一模式,即一個技術服務系統、一幅科普掛圖、一張土壤測 試結果表、一張施肥建議卡和一個配方肥基層供應網絡。充分發揮供肥網點的宣傳陣地作用,向農民講清楚技術,讓農民弄明白產 品,使農民欣然接受。二是開展一講三帶,促進技術服務到位。明確要求技術人員下鄉講技術、作指導,必須隨身攜帶土壤測試結果、 施肥建議卡和技術資料,讓農民熟練掌握測土配方施肥的操作規范。 三是
6、推進四家一方服務模式。把專家、廠家、商家、農家有機結合在一起,專家出配方、搞服務,廠家做產品、建網絡,商家供肥 料、送資料,農家用技術、得實惠。四是引導專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積極參與,以點帶面推動配方肥使用。在配方肥購買價格上,對示范區農戶、種糧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每袋優惠5至15 元,讓農民施用配方肥率先嘗到節本增收和省工省事的甜頭。問安方家皈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集中耕地面積4349畝,大面積使用水 稻、油菜配方肥,僅今年滋用水稻專用配方肥就達到186噸,現已預 訂秋播油菜配方肥100噸。五是結合以錢養事新機制的運行,保障技術推廣。各鎮將測土配方施肥作為農技推廣的重要內容,切實抓好土樣采集與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