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對于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影響,然而快速檢測儀器的市場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特別是在一些自然災害應急救援、大型活動保障中,快速檢測儀器常常作為第一篩查手段,在保障當地食品和飲用水安全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食品快速檢測行業發展良莠不齊
伴隨著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需求的迅猛增長,食品快速檢測設備行業也出現了良莠不齊的增長態勢。由于現在快檢產品的生產廠家很多,各自產品的快檢準確率也都不同。據業內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正規快檢產品的準確率為70%左右。由于現在快檢產品的生產廠家很多,各家產品的快檢準確率有所不同。快檢產品在實際操作中,既會有假陽性的情況,即快檢檢出有問題但經過有國家資質的實驗室進一步檢測認定沒有問題;也有假陰性的情況,即快檢檢出沒有問題但經過有國家資質的實驗室進一步檢測認定有問題,這些情況有時會造成問題食品漏網,有時會造成誤判。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快檢產品生產企業的準入和產品認證等機制,對準確度、檢出限、精密度、重復性、再現性、抗干擾性、全程分析時間等進行實測,以此來評價快檢儀器有效性,提高產品生產、銷售門檻,保證行業良性發展,真正發揮快檢作為食品安全初級保障技術手段的作用。
快速檢測儀器趨向便攜化信息化
十幾年前,快速檢測項目立項經費很少,現在快速檢測項目獲批經費增加很多,這說明我國政府目前對快速檢測技術研究很重視。國內專業從事快速檢測研發的隊伍越來越龐大,快速檢測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國產快速檢測儀器和配套試劑盒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種類日益繁多,完全能夠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目前,我國已經將一些新技術實用化,但還有一些新技術仍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未來將逐步實現儀器的商品化,以便更廣泛地推廣應用,滿足更多的市場需求。
業內專家認為,更便攜、成系列、信息化、集成化是快速檢測儀器的發展方向。更加便攜,甚至能夠裝到口袋中,帶到現場進行風險監測工作;成系列,比如針對突發事件、大型活動保障,日常監督監測,能夠給出一系列的應對檢測方案;信息化很重要,現場檢測后直接把數據傳送到實驗室進行確證,這對下一步工作有更快速、更準確的指導意義;未來快速檢測儀器將越來越集成化,如與分子印跡技術、納米生物技術、生物傳感技術等新材料、新技術相結合,快速檢測儀器就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食品安全快速檢驗已入法
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一司副司長李玉家曾表示,“快速檢測是有法律地位的。從食品安全法等有關的法律法規,規定了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尤其是基層監管部門,食品安全日常監管過程中要采用快速檢測的方法,及時發現問題。這一點是明確的。”。他同時提到,根據快速檢測結果對相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處罰,還需要制定法律進一步明確。